一、準備工作 1.1、上班前早會 上班前十五分鐘開早會聽取班組長的工作安排及生產中的注意事項。 1.2、交接班手續 早會后,需與上班進行交接工作,交接內容應包括﹕生產進度﹑品質情況﹑儀器設備狀況﹑環境衛生等,對各項問題確認后在前一班的產品記錄表上簽 名認可。 1.3、儀器設備點檢 投入生產前需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以確保即將開始的生產的順利進行,點檢結果需記錄在點檢記錄表上。 1.4、明確生產任務﹕ 除早會上班組長安排的工作外,還要明確自己的生產任務,看清生產排表,熟記生產的產品型號﹑數量。
二、塑膠生產流程 1、配小料 1.1、根據生產排期領取相應的工藝卡﹕小料配比表和顏色配比表。 1.2、根據工藝卡檢查所需物料﹕是否齊備,如種類不齊﹑或數量不夠,應報告班組長,開出領料單去倉庫領取所需的物料,檢查物料的標識、狀態、品質是否良好,各項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 1.3、檢查盛裝物料的桶、袋﹑盆等器具是否干凈。 1.4、配小料一般順序為﹕先穩定劑后色素﹑先小量后大量。 1.5、使用電子磅稱色素配顏色時,應避免流動空氣,影響稱量的準確度。 1.6、配好的小料應擺放整齊并標識膠料配方型號﹑小料數量﹑所用機型、機號。 1.7、配料員應經常與外面操作員聯系,清楚生產情況﹑進度和膠料品質。 1.8、配小料結束時,應清理配料房及整理好各種原料,歸還工藝卡。 1.9、在交接班時交接生產情況﹑環境衛生等。
2、配大料 2.1、根據生產排期領取相應的工藝卡。 2.2、根據工藝卡檢查所需物料是否齊備,若不夠或不齊報告班組長向倉儲領取,領出的物料是否良好﹕標識﹑狀態等;各項檢查合格后方可生產。 2.3、檢查桶﹑袋﹑盆等盛裝器具是否干凈。 2.4 、盛裝物料的袋子必須采用原料的包裝袋。 2.5、配料順序一般為﹕先稱大量的后稱小量的。 2.6、配好的大料應按各機臺的排期按先后送至機臺旁邊并擺放整齊,同時作好標識加蓋紙板。 2.7、工作結束前應整理周邊環境,將物料擺放整齊,歸還工藝卡。 2.8、與接班人員交接﹕生產情況﹑環境衛生等。
3、混合 3.1、根據生產排期領取的工藝卡。 3.2、根據工藝卡檢查所需物料(樹脂﹑增塑劑﹑填充劑﹑小料等)是否良好齊備。 3.3、根據工藝卡混合溫度。 3.4、倒料進混合鍋前應檢查混合鍋鍋蓋﹑鍋邊﹑鍋底﹑葉片是否干凈。 3.5、關緊氣門倒料進鍋順序一般為先粉后油,最后放小料。 3.6、各種配合劑倒入混合鍋后鎖緊鍋蓋,同時將鍋蓋頂部的小蓋打開。 3.7、打開混合電源,啟動混合馬達﹕先低速攪3~5分鐘至高速混合。 3.8、混合過程中應密切注意鍋里情況,有無結塊﹑不均勻﹑燒焦等。 3.9、當混合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蜂鳴器報警接著機器自動停下來,此時應打開鍋蓋檢查混合情況,通常以料鬆散不粘手為好。 3.10、檢查混合良好后,可將膠粉流放到攪拌鍋,但放料前應檢查下料管道有無存留生粉或雜粉,如有則應清除掉才可放料。 3.11、打開氣門,啟動低速馬達放料。 3.12、轉換指令或工作結束都應清機,清機順序為﹕先拆下螺母﹑葉片清干凈,然后才清鍋蓋﹑鍋邊﹑鍋底﹑清機時不得讓清機出來的粉漏到攪拌鍋。 3.13、工作結束前應清潔機器,整理環境,作好各種記錄,歸還工藝卡。 3.14、與接班人員交接﹕生產情況,環境衛生等。
4、攪拌 4.1、攪拌鍋存料不得超過容積的三分之二。 4..2、攪拌鍋出料以及清機應與混合鍋相同。
5、擠出 5.1、根據生產排期領取相應的工藝卡。 5.2、根據工藝卡設定擠出各段溫度,如果剛上班冷機時應先加熱模頭及頸部。 5.3、各段溫度到達設定溫度后,打開模頭,取下蜂巢板,先用2~3kgs的清機料(一般用半硬料)加入料斗,啟動主機馬達進行擠出,待所有清機料都擠出后,應檢查清機料是否含有雜質,如有雜質還須加入清機料進行擠出,直到螺桿擠出的料無發現雜質。 5.4、打開攪拌鍋氣門,啟動攪拌鍋馬達,讓混合好的膠粉流入料斗。 5.5、啟動主機,檢查擠出的膠片,混練情況,有無雜質﹑雜色等。 5.6、檢查擠出的膠片良好后,停下主機裝上過濾綱(過濾綱一般用100# 80# 60#各一張,正常生產時,一般要4小時換一次過濾網),合上蜂巢板,合上模頭。 5.7、啟動主機.將擠出的膠條牽引過水槽,瀘水器,吹濕機,進入切粒機,然后將膠條分開不粘在一起。 5.8、擠出膠條后應進行首檢,與色板是否相符,膠條是否光滑均勻,首檢經帶班主管認可方可生產。 5.9、轉換指令型號一定要清機,深色轉淺色必須用清機料清螺桿。 5.10、停機半小時以上,一定要打開模頭,將螺桿清干凈。 5.11、工作結束,清潔環境,作好記錄,歸還工藝卡。 5.12、與接班人員交接﹕生產情況﹑環境衛生等。
6、切粒 6.1、切粒前應檢查切粒粒機,盛料斗是否干凈。 6.2、檢查切粒情況,粒均,最長不超過40mm為好。
7、包裝 7.1、根據生產排期填寫標貼,如果外賣料則應在外賣專用袋子上寫﹕型號﹑指令號﹑數量﹑批號。 7.2、如果采用回收包裝袋,則應檢查袋子﹕袋子不得有任何字跡和污物,不能有任何標貼﹑標識。 7.3、包裝時應檢查膠粒是否切粒均勻,有無雜料等。 7.4、包裝好的膠粒必須堆放整齊,須做到袋袋有貼,物貼相符,標簽貼好后還應加貼一層透明膠紙。 7.5、如有不良膠粒,需分開堆放於不合格品區,并標明原因。 7.6、每天作業完畢都應清掃場地,保持場地整潔。 7.7、根據生產情況填寫產品記錄表。 7.8、與接班人員交接生產情況﹑環境衛生等。
8 、碎料工序 8.1、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碎料機,用于將押出機的大塊狀水口塑膠料粉碎,利於塑膠料的再加工。 8.1.1、 在碎料時, 水口料不應太大,且下料不要太快。 8.1.2、在碎料時,手不要伸入機內,等機完全停止時,再打機蓋。 8.2、為了更好的回收,同時水口料應沒有燒焦和雜質。 8.3、為了更好利用水口料,在不影響品質的同時,打好后裝袋封好放在不良品再生區。 8.4、在停止時,應把機清干凈,把電源打下,并做好碎料機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