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VC是穩定、安全、無毒的塑膠 近日報導PVC制品經過加熱,聚合不完全的氯乙烯單體會釋出,有致癌之虞。針對此,我們必需提出澄清說明: 聚氯乙烯(PVC)自1934年左右被廣泛使用,至今已70余年,制造技術也不斷的改良創新。PVC生產系以原料氯乙烯(VCM)加入凈水做為傳熱介質進行聚合反應(反應溫度50~65℃),聚合反應后形成PVC粉漿(PVC粉+水),粉漿中含有未聚合反應完全之VCM,臺塑公司在數十年前即引進日本脫除技術,以蒸汽高溫(90~105℃)且負壓操作(-200mmHg)下,將粉漿中未反應完全之VCM脫除,脫除之VCM全部回收再使用。脫除后之粉漿再經過離心脫水及干燥過程,即成為PVC粉成品。PVC粉成品中VCM殘留量在1 ppm以下。(請參見附件一 PVC生產流程) PVC粉經過下游加工,一般加工溫度180~220℃,在如此高溫加工過程,VCM殘留量已微乎其微,而無法檢測出(N.D- Not Detected)。(請參見附件二 PVC制品-保鮮膜生產流程)。 另有報導針對PVC制品在某些用途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亦提出說明如下:
1.食品包裝之安全性 有學者指出,PVC保鮮膜不能用于微波加熱。事實上,在美國一般家庭亦有使用PVC保鮮膜,且可使用于微波爐加熱,包覆時需與食物保持一英寸之距離,不得直接接觸食物,且不可完全包覆密封,需打開一角落,讓蒸氣可逸散出。由此可知,PVC保鮮膜不是不能用于微波加熱,而在于使用方法得當與否。(請參見附件三或可直接上網www.stretchtite.com查詢). 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都未明文禁止PVC使用于食品包裝,僅對其制品設立標準規范,只要符合,即可使用。
2.醫療器材之安全性 在醫療現場為人命把關的血袋、輸血管、導尿管幾乎都是PVC制品,這些醫療用品已使用數十年,證明了PVC在醫療器材中之適用性(耐藥性、透明性、氧氣遮斷性、柔軟性)。 針對醫療器材安全性提出質疑,不在PVC本身,而在于加工制造PVC醫療器材過程中,添加一種名為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塑化劑,這種塑化劑被懷疑會擾亂內分泌系統。有關DEHP的安全性,全世界的研究機構已經進行研究,從各個層面中確認其安全性。由于目前僅止于動物實驗,對人類的影響未確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基于對男嬰幼兒及懷有男胎之孕婦可能的影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于2002年通告建議PVC醫療器材勿使用DEHP塑化劑。請注意,非不能使用PVC醫療器材,而是不要將DEHP用于醫療器材用途,如需使用含DEHP之PVC醫療器材,則應減少暴露接觸此種醫療器材之機會。正如同添加于食物中的各種色素,如有致癌之虞時,是禁用此種色素(DEHP),而非禁止再食用此食品(PVC)的道理是一樣的. 醫療器材使用至今已數十年,在這期間從未有過任何起因于PVC器材的事故。
3.PVC玩具的安全性 PVC玩具的安全性遭質疑,同樣的不在于PVC本身,而在于添加的塑化劑DINP(Diisononyl phthalate)。有關DINP塑化劑的安全性,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經過審查后于1998年12月做出對小孩無害的結論。由美國科學與健康協會(ACSH)召集了一組由前美國陸軍軍區首長Dr. Koop為首的專家審查會,于1999年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后也做出相同結論。 有關PVC食品包裝、醫療器材、玩具安全性,國外均有相當多的報導,請參見附件四或可直接上網美國www.plasticsinfo.org及歐洲www.ecvm.org查詢。 PVC制品在正常使用下,其安全性是無庸置疑的.
二.PVC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 PVC是通用型樹脂,具價格低廉、易加工、重量輕、強度高、耐化學藥品性良好等優點,可經由不同的配料與加工程序制造成各種不同形貌且功能各異之產品,故用途非常廣泛,舉凡建筑、農業、包裝、鞋類、傢俱、玩具、電器、醫 療、衛生等日常生活領域裡,PVC均可滿足其要求,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由于它的用途廣泛,需求年年增加。2000年全世界PVC總生產量為2,640萬公噸,2004年總生產量已達3,008萬公噸,成長了14%。以地區來分,北美地區成長11%,西歐地區成長8%,亞洲地區更是成長了23%。在西歐地區,每年仍有約25萬噸PVC用于包裝材料(含食品包裝).也用于醫療器材、大型玩具及其他用途。(請參見附件五)
|